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(記者古一平)記者29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,農業農村部日前會同水利部、生態環境部、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的《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(2024年)》顯示,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持續提升。
根據公報,水生生物資源恢復態勢總體向好。2024年,長江干流單位資源量為2.3千克,比2023年上升9.5%;四大家魚(青魚、草魚、鰱和鳙)在長江中游監利斷面卵苗資源量為83.2億粒(尾),比2023年上升39.1%,是2020年的6.2倍;長江下游刀鱭汛期單位資源量為39.9千克,比2023年上升30.4%,是2020年的9.5倍。
物種多樣性水平穩步回升。2021至2024年,長江流域累計監測到土著魚類344種,種類數比禁漁前(2017至2020年)增加36種,其中2024年監測到230種。新監測到長鰭吻鮈和紅唇薄鰍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。時隔30余年首次在長江發現自然繁殖的胭脂魚魚苗,時隔20余年首次在赤水河赤水市江段監測到鰻鱺。
棲息生境總體穩定。2024年,長江干支流水質評價總體為優,Ⅰ至Ⅲ類水質斷面占98.6%,比2023年上升0.1個百分點。長江干流和通江湖泊采砂總量比2023年下降1.9%。
下一步,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沿江各地,加強珍稀瀕危物種保護,強化重要棲息地修復,規范開展增殖放流,嚴格外來物種防治,多措并舉實施保護修復,促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提升,助力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。